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推动实现共同富裕,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该背景下,慈善捐赠作为普遍的公益参与方式,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根据《中国慈善捐赠2024》的数据显示:2023年度中国公益慈善组织系统接收的慈善捐赠总额为1510亿元。与此同时,凭借稳定性、财产独立性等特点,慈善信托也发展迅猛。根据《2023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》和《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》数据显示:截至2023年年末,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1655单,累计备案规模达65.20亿元;而截至2024年年末,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2244单,累计备案规模达85.07亿元,2024年新增589个备案的慈善信托和近20亿元的备案资金。
那么,究竟什么是慈善信托,慈善信托与慈善捐赠有何异同,又有何优势呢?
01 什么是慈善信托
1、定义
“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,具体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,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,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,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。”——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》第四十四条
2、慈善信托的主要利益相关方构成
3、慈善信托的生命周期
1、设立准备
1)确定慈善目的与方案设计
委托人需明确慈善信托的公益目标,并与受托人协商确定交易结构、受益人范围、财产管理方式等核心要素;
受托人需对委托人进行尽职调查,确保信托财产来源合法且慈善目的符合法律规定。
2、签约备案
1)签订书面信托合同
设立慈善信托、确定受托人和监察人应采取书面形式,包括信托合同、遗嘱或其他法律规定的书面文件。
2)财产交付
委托人依据信托合同将资金转入信托账户,或者交付非货币性信托财产。
3)信托备案
受托人向备案机关申请慈善信托备案。完成备案后,备案机关向受托人出具慈善信托备案回执,并在慈善中国等平台公示备案信息。
3、运营管理
1)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
受托人应按照信托目的,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,并确保其全部用于慈善目的 。
2)信息公开
遵循真实、完整、及时原则,并且应当在民政部指定的平台(例如慈善中国等)公开信息。
4、变更和终止
在慈善信托运作过程中,如需要变更受托人或信托内容,或信托终止时,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,并报告相关部门 。
02 慈善捐赠与慈善信托的区别有哪些?
03 慈善信托的优势
01
量身定制
委托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、特定公益需求来设立慈盖信托并冠名。
02
设立简便
慈善信托无需申请法人注册登记,委托设立慈善信托的财产来源合法即可,且初始财产额度无最低规模限制。
03
财产独立
慈善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,都必须分别记账、分别管理,不能混同。
04
管理灵活
慈善信托的决策机制、年度慈善支出金额或比例、财产投资范围和程序等都可以由委托人和受托人灵活约定。
05
专家理财
信托机构可根据慈善信托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,进行慈善信托财产保值增值活动。
06
运营成本低
慈善信托的费用主要包括受托人收取的信托报酬、保管人收取的保管费、监察人收取的监察费(如有)、投资顾问收取的财顾费用(如有)等,且无需设置机构、租用办公场所和聘用工作团队,整体费用不高。
07
具有持久性
慈善信托的期限,既可以有一定年限,也可以永续。
08
收益支出不受限
慈善信托没有年度支出的硬性要求,且支出的金额和比例可在慈善信托合同中灵活约定,甚至可以原则上不动用本金,以收益做慈善,实现永续的目标。
09
多方监管
通过委托人、受托人、受益人、信托监察人、民政部门、信托机构监管部门的共同参与,多方位、多视角对慈善信托进行监管。
10
公益创新灵活
在慈善信托财产来源上,慈善信托既可以和家族信托相结合,也可以和金融理财产品相结合,来实现公益目的。
没有下一条信息